close

想要diy保養輪胎?如何調胎壓?讓老師傅告訴你

為了行車安全,小編鼓勵大家平時都要好好地做行前檢查,而其中的重要項目就是「輪胎」。你知道腳輪輪胎如何檢查嗎?五油三水需要留意,輪胎是否也需要保養?輪胎破了去修補會不會有影響?這次讓小編帶你了解輪胎秘密,學會輪胎保養之後行駛里程或許能拉長很多,替自己的荷包省下一筆不小的費用唷~

首先我們要了解輪胎保養有幾個要點:

正確的胎壓

如果不知道愛車適用胎壓是多少的車主們,小編在這裡提醒大家,通常我們能在車輛B柱或是加油蓋內側找到該車標準的胎壓。如果沒有找到的車主也別擔心,以下小編也提供一般車輛的胎壓數值:小轎車(含小型五門掀背車)胎壓32~36psi、中型轎車胎壓34~38psi、大型轎車胎壓36~38psi、休旅車胎壓35~40psi;也可以依輪圈尺吋參考:13~15吋輪圈胎壓32~36psi、16~17吋輪圈胎壓34~37psi、18吋輪圈以上建議胎壓不小於36psi。由於以上都是概數,不是最正確的胎壓,所以我們可以選定胎壓後行駛一段距離(距離越長越明顯),後續透過觀察輪胎磨耗來調整。

胎壓高低對輪胎的影響:

  • 胎壓過高:輪胎中央磨損嚴重。
  • 胎壓過低:輪胎兩側磨損嚴重。
  • 理想胎壓:撫摸輪胎,無上述磨損情況。

輪胎平衡

為什麼要做輪胎平衡?舉例來說,假使輪胎沒有做好平衡,那麼轉動時,輪胎直徑最外側的左側點若是重一點,就會出現甩、拋的力量,輪胎轉得越快,甩、拋的力量就越大,進而產生輪胎跳動,讓車輛在一定速度行駛時震動會逐漸增大,車身異常晃動,導致駕駛人對實際路況產生錯覺,不只如此,這也會間接導致胎面產生波浪狀紋路,又稱跳齒(跳花),連帶影響懸吊系統和輪胎不平均的加速磨損(法律規定輪胎上任一點磨耗到安全指示線就必須做更換,這時驗車也不會過哦),雖然這些對安全性不會產生立即性的危險,但一旦發生,後續的維修價格還有行車體驗保證會讓車主心理生理上都覺得非常不舒適。

什麼時後需要做輪胎平衡?

  • 更換新輪胎時。
  • 拆卸與安裝輪框輪胎時(拆胎補胎)。
  • 安裝胎壓偵測器時(包括胎壓警示氣嘴蓋)。
  • 輪胎出現異常磨損時。
  • 輪胎對調時(隨後第三點補充)。

輪胎平衡做得好不好非常重要,建議大家在做輪胎平衡時能主動跟技師示好,並偷偷要求技師幫自己的輪胎平衡做得完美,因為差了5~10克或許一般路面情況不易發現,但在高速行駛或是熱血行駛時就有機會出現抖動的狀況。

另外,大家可以檢查一下自己的輪胎,看看輪框上的配重塊位置是否離得很遠?或者輪框上有太多配重塊?正常情況下,配重塊分兩處位置,分別用於內側平衡與外側平衡,單側平衡配重盡可能不大於60克(配重塊上會有數字代表該顆幾克),且單側平衡配重位置只能有一處(轉動時最輕點)。若有上述情況,建議要求施工店家重新平衡或尋找下一間輪胎行平衡輪胎,因為多餘的配重會造成整車重量增加,貼越多看起來好像越專業,但其實不然。

輪胎對調

小編認為輪胎對調是車輛保養中必要的項目,為什麼呢?以前驅車為例:前輪工作時需要承載引擎系統、變速箱的重量,還要帶動車輛前進與轉向,遠遠比後輪滾動前進磨耗來得更大。另外車輛前後的懸吊系統也不相同,輪胎滾動時因為懸吊系統差異,造成各個輪子的磨損情況有所差異,就像一塊橡皮擦,我們用同一個角度來回擦拭,放在一個平面上,反覆擦拭的區塊就會嚴重凹陷,因此輪胎如果長期沒調換位置,很有可能造成額外的磨損進而帶來更多阻力,造成胎面受損產生胎噪(輪胎噪音),輪胎壽命也會隨之降低。

調胎有什麼好處呢?

  • 更換位置平均掉已造成的異常磨損處減小胎噪。
  • 降低磨損阻力,達到省油效果。
  • 增加輪胎續行里程。

銜接第二點,調胎時需要平衡是因為輪胎有磨損,無論是變薄還是異常磨損,都會造成原本平衡位置產生誤差,磨損情況越糟糕,越需要重新平衡車輪。

建議輪胎與機油保養同時進行,大多保養廠會建議車輛在5000公里進場保養,因為輪胎在行駛5000公里後就能檢查出有無異常磨損,而拆下輪胎也能更清楚檢查到煞車系統與懸吊系統的狀況,所以車輛保養時往往是對調輪胎最好的時機,建議輪胎對調週期不超過兩次機油保養(≤一萬公里)!

輪胎本身也有幾個特性:想要操控特性好的輪胎通常比較不耐磨,想要輪胎耐磨通常就比較不安靜,想要輪胎安靜就需犧牲一點操控性與耐磨。通常操控性質的輪胎行駛里程約2萬公里左右,安靜性質輪胎約4萬公里左右,而耐磨性質的輪胎能行駛5萬以上,這些數據僅供參考且需要建立在正常磨耗及正常車輛行駛條件下達成。

一顆輪胎價格接近於一次機油保養費用,如果想增加輪胎行駛里程,不妨試試這些做法:

  • 定時補充胎壓(間隔不超過兩個月)。
  • 每次保養對調輪胎及輪胎檢查(如檢查需重新定位還是得實施)。
  • 懸吊及底盤零件檢查有異常要及時修復或更換。

什麼是「內補」?什麼是「外補」?

最後小編要帶大家了解輪胎破了什麼情況下需要更換?什麼情況能修補?還有補胎有什麼優缺點呢? 「外補」:直接於輪上插入補胎膠條,能補住大多數漏氣情況,但容易破壞線層及鋼絲層造成鼓包隆起,也容易因膠條老化造成二次漏氣。 「內補」:需分離輪胎與輪框,在輪胎內側貼上補胎貼片,缺點是因輪胎外側沒有補上,下雨時容易因輪胎與路面積水擠壓,造成補胎貼片漏氣失效。 「蘑菇釘補胎」:也有人叫香菇補胎、內外補胎,這也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整體式、另一種是兩段式(分離式),補胎原理是彌補內部下雨時的缺陷,在內補補片中心長出一根橡膠條,兩段式則是橡膠條與內補補片一組。

補胎時該怎麼選擇才經濟實惠?

  • 輪胎工作面漏氣:如果是新胎不建議外(插)補,因為膠條容易老化造成二次漏氣,所以小洞1mm左右內補即可,洞口較大則可考慮蘑菇釘補胎,兩段式蘑菇釘補胎適用於破洞處非垂直輪胎漏氣,彌補整體式蘑菇釘補胎不易彎折的缺陷。
  • 胎面與胎壁轉角處漏氣:建議用兩段式蘑菇定補胎、外補,但外補容易因輪胎轉動擠壓變形造成膠條脫落,並不推薦。
  • 胎壁漏氣破裂:在台灣的輪胎店一般都會要你直接更換輪胎,雖然有修補方式,但在台灣目前技術尚未成熟,也就是硫化處理,嚴重時還需重貼線層,但因不常見就不再多做介紹。可能有店家會使用內補處理,小編並不建議,胎壁是輪胎最脆弱的位置,基於安全考量及爆胎的危險,還是建議直接更換輪胎。

小編認為無論是腳踏車、機車還是汽車,輪胎都承受著車上所有機具(包括車主)的重量,因此從基本去了解、掌握輪胎安全,最後才能駕馭享受開車的樂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amcuteegirl 的頭像
    iamcuteegirl

    iamcuteegirl的部落格

    iamcuteegir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